脈沖電磁場可促進血管在生
2015/08/25
bou
139
在針對心肌梗死的試驗中,研究發(fā)現,“Bioboosti”脈沖電磁場可能通過促進心肌梗死邊緣區(qū)的血管新生、抑制心肌梗死邊緣區(qū)的細胞凋亡、促進外周血中內皮祖細胞即血管內皮細胞前體細胞生成等機理,從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臟的功能。
脈沖電磁場有望成為下肢嚴重缺血患者的潛在治療手段,它可顯著加速傷口愈合,降低壞疽發(fā)生率,提高血管新生。此外,血管內皮生長因子(VEGF)、內皮一氧化氮合酶(eNOS)和Akt磷酸化水平在治療后也都顯著增加。
究均揭示了脈沖電磁場--這種物理性促血管新生療法的機理及有效性。“促血管新生療法目的是建立缺血部位的側支循環(huán),通俗點說,一是讓血管再生,好比直接修條‘新路’,二是喚醒平時‘休眠’的血管,讓平時用不著的‘小路’派上用場,最終在機體發(fā)生缺血時,挽救瀕臨死亡的細胞或組織。
普通磁療是直接對患病部位進行作用,而生物電信號的強度只有普通磁療的0.01~0.1%。另外,從基本原理來說,普通磁療來自于外源磁場電,它加快人體血液微循環(huán)、疏通經絡,起到止痛效果。生物的脈沖電磁場則能通過模擬創(chuàng)傷信號,針對病變血管進行再生修復。科研團隊在細胞及動物研究層面,通過科學的實驗設計,嚴謹的科研理念,揭示了脈沖電磁場對心肌梗死和下肢缺血的有效性,為治療此類疾病提供了新的路徑。
人體是一個非常復雜且智慧的系統(tǒng),通過自身的再生能力,或許有望找到新型的治療技術,延緩機體衰老或病變的進程。面對目前中國的第一大病--心腦血管疾病,不僅需要積極倡導預防的理念,使疾病的關口下移,關口前移,還要勇于探索具有可及性、實用性、方便性的科技手段。